熊猫为什么叫熊猫而不是猫熊?

2024-05-18 21:26

1. 熊猫为什么叫熊猫而不是猫熊?

这里面其实是有一个误会的,误会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古今差异造成的。
因为熊猫的脸又圆又胖,就像猫的脸一样,而它的身躯却很像一只熊。所以中国近代最开始的时候人们对于熊猫普遍的叫法是“猫熊”或者“大猫熊”,意思是长得像猫一样的熊,也有人说这就是一种新型的熊。

之所以到现在叫它熊猫而不是猫熊其实是和读法有关系的。1950年以前中国大部分人的书写习惯都是直书,阅读顺序都是从右到左。而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馆展出熊猫的时候用的是横书,阅读顺序和直书刚好相反。虽然他们确实展出的是“猫熊”,但是按当时直书的习惯读却是“熊猫”。

那个时候熊猫刚刚被大众所认识,你说叫什么大家就跟着叫了。然后熊猫这个名字就在它的故乡四川流传了起来,后来熊猫完完全全压过了猫熊。于是官方也就将猫熊正式更名为了熊猫。

其实熊猫的名字有很多,在它的家乡当地人给它起了很多名字。有叫它白熊、白老熊和花熊的,在某些藏族地区也有叫它叫荡或杜洞尕的。平武白马达布人有的把熊猫称为洞尕,而凉山的一些老人把熊猫叫做峨曲。这些名字虽然差别比较的大,但是都是对于熊猫特征的描述。这些名称的大意是白色的或者黑白的熊类。不仅如此,还有根据它的习性和生活环境命名的。比如竹熊、华熊(中华之熊)、银狗等。

熊猫为什么叫熊猫而不是猫熊?

2. 熊猫为什么叫熊猫不叫猫熊

您好亲,熊猫叫熊猫不叫猫熊的原因是:大熊猫学名本来叫“猫熊”,但当时人们念字还是从右往左读,结果“猫熊”成了“熊猫”.现在大家也就将错就错了哦,所以叫成了熊猫。熊猫是哺乳动物,身体肥胖,形状像熊但要略小一些,尾巴短,眼睛周围、耳朵、前后肢和肩部是黑色,其余都是白色.毛密而有光泽,耐寒.喜欢吃竹叶、竹笋哦。希望可以帮助到您~[开心]【摘要】
熊猫为什么叫熊猫不叫猫熊【提问】
您好,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哈~现在正在为您手工编辑回复内容,但是需要一点点时间哈,麻烦您耐心等待一下下,感谢感谢哈【回答】
您好亲,熊猫叫熊猫不叫猫熊的原因是:大熊猫学名本来叫“猫熊”,但当时人们念字还是从右往左读,结果“猫熊”成了“熊猫”.现在大家也就将错就错了哦,所以叫成了熊猫。熊猫是哺乳动物,身体肥胖,形状像熊但要略小一些,尾巴短,眼睛周围、耳朵、前后肢和肩部是黑色,其余都是白色.毛密而有光泽,耐寒.喜欢吃竹叶、竹笋哦。希望可以帮助到您~[开心]【回答】
亲,请问您还有什么需要我帮您解答的吗?【回答】
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~ 如果您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,麻烦给个赞哦~您的赞是我答题的无限动力~ [开心]【回答】

3. 熊猫为什么叫熊猫

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(Ailuaractos lufengensis),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“猫熊”,意即“像猫一样的熊”,也就是“本质类似于熊,而外貌相似于猫。”严格地说,“熊猫”是错误的名词。这一“错案”是这么造成的:解放前,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,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“猫熊”两字。可是,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,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“猫熊”误写为“熊猫”。“熊猫”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,说惯了,也就很难纠正。于是,人们只得将错就错,称“猫熊”为“熊猫”。 其实,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“猫熊”,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,都属于食肉目。

熊猫为什么叫熊猫

4. 熊猫为什么不叫猫熊

1869年,法国人戴维到四川省宝兴县考察,看到了这种西方人不曾见过的怪兽的皮,一时,引起了欧美博物界的轰动。经动物学家的研究,当时认为这是一种熊科动物(后来,另立熊猫为独立一科),而且外貌极像黑熊,又有些像猫,于是正式定名为“猫熊”。我国学术界也认可了“猫熊”这一名称。

抗日战争期间,在重庆举办了一次动物标本展览,正式对公众展出了“猫熊”这种动物的标本。当时人们写汉字的顺序还是从右到左,可是写“猫熊”时,却依了英文的书写顺序,从左到右了。结果,“猫熊”让观众念成了“熊猫”。这次展览,是熊猫首次在大众面前亮相,影响很大,“熊猫”之名也传播开了。

其实,学术界一直是用“猫熊”的,比如《辞海》就以“大熊猫”为正条,在“大熊猫”条下作了详细解说,而在“猫熊”条中仅说“即大熊猫”,不作具体解释。

在二十世纪五、六十年代,宣传媒体是“猫熊”、“熊猫”并用,平分秋色。自从熊猫成为国宝,走出国门后,它的地位日渐提高,人们习惯用“熊猫”,而“猫熊”渐渐湮没无闻。到现在,若有人叫出“猫熊”来,反而会叫人惊奇。

5. 熊猫为什么也叫猫熊?

这个问题是因它的分类尚未明确所致,但目前学界认为它较接近熊科,叫它猫熊似乎比较接近它的原貌。大陆叫它大熊猫可能是认为它较接近浣熊等小熊猫科动物,而台湾则较可接受它是熊科动物的说法,因此叫它猫熊。  事实上,它的正式学名叫Ailuropodamelanoleuca,猫熊和熊猫及英文名称Giantpanda都是俗名,没有正不正确的问题。虽然学界对于它的分类仍不明确,但由于绝大多数的学者还是较能接受它属熊科的说法,而且它真得比较像熊,因此李玲玲说,叫它猫熊应该比较接近它的原貌。  猫熊是中国大陆特产的珍稀动物。有人叫它「大熊猫」 、 「大猫熊」 ,在大陆原产地,人们叫它「白熊」或「花熊」 ;在外国,英文名称为Giant panda 。它到底是猫还是熊,一直颇有争议,一般人倾向于认为它是熊类的一种,把它归入熊科,也有人认为它既不是熊类,更不是猫类,认为它应自成一科,即大猫熊科。依照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所公告的濒临绝种保育类野生动物名录,猫熊归类于熊科,学名为Ailuropoda melanoleuca 。  结论:猫熊和熊猫是同一种动物,只是有些人的教法不同罢了。  "食肉目""猫熊科"中,只有猫熊一种动物。它体型比较大;外型像熊;脑袋又圆又大,像猫,因此就得到了猫熊这个名称。它的毛色黑白相间,主要居住在竹林中,所以人们又叫它"花熊"或"竹熊"。  猫熊属于"食肉目""猫熊科",猫熊科只有这一种动物,猫熊虽是食肉目动物,但它以吃素为主。熊和小猫熊、浣熊都是食肉目动物,熊属于"熊科",小猫熊和浣熊属于浣熊科,它们和猫熊有血缘关系。

熊猫为什么也叫猫熊?

6. 为什么把猫熊叫“熊猫”?

1869年,法国天主教传教士阿尔芒·戴维德(Armand David)认识了熊猫后,给「熊猫」定名为「黑白熊」,归属於熊科。两年后, 动物学家进一步考查,研究它属於猫熊科,将它进一步定名为「猫熊」。
1940年代,在重庆北碚博物馆展举办了一次动物标本展览。当时,定名为猫熊,意思是它的脸型似猫那样圆胖,但整个体型又像熊。
由於中文使用者传统上通常都习惯右到左的写法,所以当时猫熊一词是以右到左的方式书写。在标准中文文法里,形容词通常都被置放在名词的前面。由於熊猫被一般人认为属於熊科,因此猫是形容词,熊是名词。故,猫熊一词在中文文法上是对的。
到1940年代,很多中文使用者已经开始习惯左到右的中文读法,所以当时重庆北碚博物馆所展示的「猫熊」字样就被大家误读成熊猫。从此以后,熊猫一词变开始先在四川一带流行起来,长此以往向传讹误,一至到今天,大部分的中国大陆人也就习惯了使用熊猫一词。

7. 熊猫为什么叫猫熊

被誉为活化石的大熊猫,是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西部地区才有自然存活的稀有国宝。据专家考证,早在800多万年以前,地球上就有大熊猫存在,原来它的活动面积范围很广;由于生存条件的变迁,后来逐渐缩小到中国青藏高原一带。它是由古熊分化而来。约1100万年前,古熊分化成祖熊和始猫熊,前者后来繁衍成现今的熊科动物;后者在漫长的历史中独特地演变成猫熊科动物,即大熊猫,与熊是近亲。在国际动物学规范称谓(学名)中,它是“猫熊”。 

上世纪40年代初在重庆举办的一次博览会上,展出了大熊猫的标本。标牌上面一行是拉丁文学名“Ailuropodamelanoleucus”,下行是中文学名“猫熊”。当时中文书写是自右至左,而参观的人却都按上面拉丁文的字母顺序自左至右把中文学名念成“熊猫”,连报纸记者在报道中也写成“熊猫”。后来就以讹传讹把国宝称作“熊猫”或“大熊猫”,形成习惯称谓。其实台湾学界与有的媒体称之为“猫熊”是对的,正式学名确是“猫熊”。

熊猫为什么叫猫熊

8. 为什么熊猫是熊?而不是猫?

第一熊猫是熊。大熊猫的分类一直纠结了很久,最开始正义是大熊猫属于胸科还是大熊猫科还是浣熊科。到了80年年代慢慢变成了熊科和大熊猫科(独立的一派)。



关于熊猫的名称,有几个讹传是这样的
“40年代,重庆举办了一次动物标本展览。当时展品标牌上分别用中、英文书写着猫熊的学名,但由于那时的中文习惯读法是从右至左,故而国人都把按英文书写方式书写的猫熊,读成了熊猫,并延用至今,唯台湾现仍称其为猫熊
书写的是直书,认读是自右到左,而改为横书后则从左到右,当重庆北碚博物馆展出时说明标题用横书,名熊猫,而当时参观者习惯了直书自右到左的认读,误认为熊猫。
“1939年,重庆平明动物园举办了一次动物标本展览,其中“猫熊”标本最吸引观众注意。它的标牌采用了流行的国际书写格式,分别注明中文和拉丁文。但由于当时中文的习惯读法是从右往左读,所以参观者一律把“猫熊”读成“熊猫”,久而久之,人们就约定俗成地把“大猫熊”叫成了“大熊猫”。台湾有家报纸曾撰文给“熊猫”正名,但人民已经习惯,反而觉得“猫熊”不那么顺口了。”“西方世界认识它后,最初将它翻译成“大猫熊”或“猫熊”,但在60年前报上初次发表新闻时,偶然被颠倒成“熊猫”,未料到竟成为今日通用的名称了。”
其实这些讹传都源自70年代,夏元瑜以第一人称所写的随笔,“一错五十年--为猫熊正名”一文。该文于1978年10月5日刊登于台湾《联合报》副刊上,后收录于他的幽默精选集《生花笔》中。
该观点之后又被多方面错误引用
,包括马英九。
可是在20世纪40年代前出版的权威词典(《中华大字典》、《辞海》、《最新实用汉英辞典》、《重编国语辞典》)均称熊猫而无猫熊,而且全为竖排版,故并不存在右左读错的问题。
最重要的是,当时国人没必要不按习惯读法而按英文书写的方式写下物种名。
1915年编成、1935年出版的《中华大字典》“熊 胡弓切”之(三):“熊猫, 兽名, 似猫而善升木。”从所附熊猫图看, 是小熊猫。(见1978年重印本, 第935页。)
1938年出版的《辞海》“熊猫”条称:“怪兽名, 产新疆;……距今六十年前, 为法国科学家比利大卫氏所发现”。(见1980年重印本, 第1849页。) 这是大熊猫, 尽管产地不确。据《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》“熊猫”条说“1869年由耶稣会传教士大维德发现”(见卷8第691页), 则《辞海》此条草拟於1929年前後。
我国古代大熊猫的异名除《词语散记》所列8种之外, 还有:白豹 (《尔雅》), 猛豹 (《山海经》), 白狐、执夷、白罴 (陆玑《诗疏》)。当然, 这些都是文献上的说法, 确否尚待考证。
(2) 关於食铁之兽, 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‧貘》中提到“今四川川东有此兽, 薪采携铁饭甑入山, 每为所齧”, 也许就是 George Schaller 所说“大熊猫常到民居……咬坏锅子以取得食物”的依据。这类推测和发挥, 称得上是“合理的解释”; 而“能舐食铜铁”(《尔雅》郭璞注) 乃至“须臾便数十斤”(《蜀都赋》刘渊林注) 之类则极不合理, 不可信。 
我翻阅了几个引用。里面提及到,大致总结下,熊猫一词原本指火狐狸,小熊猫。后来发现了大熊猫。故以大小冠名区分。所以称大熊猫。小熊猫。至于猫熊一词可能当时民间存在这一叫法。因为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里面有cat bear 和bear cat。但是都是指panda的。但总的来说大熊猫是对的的。猫熊才是俗称之一。从上面我们看到。大熊猫的命名最开始是因为小熊猫。因为在80年代之前,大熊猫到底属于熊科还是浣熊科有争议。一直到90年代才确定大熊猫是熊科。